@      湖北龙头超市中百集团爆雷,员工涉嫌侵占2亿资金出逃,未及时披露收证监局警示函

你的位置:炒股配资app > 正规配资炒股 >

湖北龙头超市中百集团爆雷,员工涉嫌侵占2亿资金出逃,未及时披露收证监局警示函

  图源:时代财经摄

  湖北商超地头蛇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百集团”,000759.SZ)又一次被推上话题热榜。

  12月20日晚间,因未及时披露财务人员存在职务侵占公司资金嫌疑等信息,中百集团收到湖北证监局警示函与深交所监管函。

  此前一日,中百集团发布《关于子公司员工涉嫌职务侵占资金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百仓储超市”)的财务人员涉嫌侵占公司资金达2.19亿元。

  初审结果显示,该员工利用供应商结算系统漏洞,针对生鲜非标品采购与结算的特殊性,通过虚假勾对验收单据、伪造审批人签字、虚增供应商等隐蔽手段,侵占公司资金,赃款仍在追讨中。

  中百仓储超市于7月22日发现该行为并报案,10月13日,公安机关将窜逃到境外的相关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到案。不过,中百集团直到嫌疑人落网后两个月才披露该事件遭到不少股民质疑。江苏维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吴非对时代财经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发行人应当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员工涉嫌职务侵占的消息爆出后,中百集团股价在12月20日下跌5.26%,每股报收4.68元,总市值为31.87亿元。

  被员工“坑”了一回

  2.19亿元的资金侵占将影响到中百集团今年的利润表现。

  公告显示,该案件目前处于侦查阶段,初步估算侵占资金金额累计约2.19亿元,预估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约2.1亿元,减少2023年利润总额约0.5亿元,调减以前年度利润总额累计约1.6亿元。最终影响具体金额需根据公安机关后续侦查结论来确定。针对如何弥补此次事件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损失,时代财经向中百集团方面问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湖北证监局发出的《警示函》显示,中百集团员工职务侵占事项,预估损失已达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重大事件标准,公司应当立即披露,但直至2023年12月20日,公司才发布公告,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

  《警示函》指出,中百集团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汪梅方作为公司董事长、张俊作为公司总经理、胡剑作为公司副总经理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慧斌作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湖北证监局决定对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汪梅方、张俊、胡剑、李慧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作为湖北省知名商超企业,中百集团曾受到浙江省前首富周晓光和永辉超市的青睐,但2015年以来,中百集团整体营收呈现下滑趋势,同年,张锦松出任董事长,通过与罗森合作、引入永辉生鲜团队等方式带领集团业绩短暂回春。2021年-2022年,中百集团连续2年录得净利润亏损,公司营业收入也持续下滑。

  2022年12月20日,中百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由李军更换为汪梅方,三年内两度更换掌舵人。这一年,中百集团已经出现多次人事变动,除董事长外,公司副总经理,董事,监事,董事会秘书等7人相继离职。

  汪梅方就任后,推动公司多业态发展。今年5月中百集团推出首家小百零食铺折扣店,进入火热的折扣零食赛道。彼时中百集团证券事务部部长张静对时代财经表示,零食店的后续发展会根据试点情况而定。

  8月,中百集团宣布开放旗下中百超市加盟,作为提升业绩、改善公司盈利空间的一种探索举措,中百超市、中百罗森等业态将与加盟商共创共享。

  不过,截至9月30日,中百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1.87亿元,同比下降0.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0.44亿元,尚未实现扭亏。

  近年来,中百集团业绩持续下滑,关于其重组的传言更是甚嚣尘上。同作为武汉市国资委旗下的龙头零售企业,中百集团、武商集团存在同业竞争问题,武汉市国资委承诺将2024年为最后期限,通过资产重组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今年11月中旬,武汉产投集团领导盛毅空降中百集团董事会任董事。任职日期为2023年11月14日至2024年3月24日。

  随着武汉产投集团领导空降中百集团,外界一直猜测的重组时间或也将进一步明朗。

  商超供应商系统腐败频发

  对于商超企业而言,供应商系统尤其是生鲜供应链往往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据悉,中百集团已经对暴露出来的供应商结算系统漏洞立即进行了处理,并对其供应商结算相关内控制度进行了再梳理,对结算系统、人员系统权限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整。

  而除了上述案件中,财务利用生鲜非标品采购与结算的特殊性侵占资金外,商超与供应商不对等的地位也易引发采购的贪腐问题,进而影响商超企业良性发展。

  为了进入商超,供应商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入场、上架、条码等费用,而传统零供关系中,采购人员话语权较大,为了进入卖场或得到有利展位,供应商不得不进行“打点”。根据多家媒体报道,家乐福门店衰败就与其内部采购部门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有一定关系。早在数年前,家乐福北京CCU(城市采购中心)以及7家门店生鲜处相关人员因收受供应商贿赂等原因被移送至司法机关。

  一家商贸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商超采购和供应商之间还存在不少“霸王”条款。其公司曾与某大型超市合作,向对方约60家门店送货。但该超市采购人员下订单比较随意,在有库存的情况下,仍然让供应商送货,不送就会被处罚,每单罚300-400元。

  “超市卖不完的货可以无条件退回给供货商,而卖不完的原因一是滞销,二是可能根本没上架,堆放在仓库,几个月后看日期不好,就直接原价退回。我们处理的时候只能低价折扣卖出”。其公司还遇到过“空退”的情况,“采购退货让我们去拿,根本拿不到货物。”

  上述负责人透露,公司在该超市系统鼎盛时期一年销售额能做到8000万元,后来下降到6000多万元,并连续2年亏损200多万元。随着卖场式微、大量关店,以及在其中入不敷出,其公司已经结束了和该大型超市的合作,目前转型开设量贩零食店,“转型还算比较成功”。

  当下,各个商超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问题,并作出变革。据商业观察家援引知情人士报道,8月永辉超市召开集团大会,核心议题是生鲜供应链改革,减少向供应商的采购份额,大幅增加自有买手队伍。而“阳光供应链”也是永辉超市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意在重新梳理采销并阳光化。

  随着商超企业对供应链的把控加强,传统不对等的零供关系得到改善,供应商系统暴露的问题或将随之减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